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  系 人:裴经理
手      机:18903886988   
固      话:+86-13938811817  021-021-0210210210211000000000000000
Q       Q : 1738685063
邮     箱 :shanghaiyiyan@163.com
地     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太路29号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媒体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

新媒体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
时间:2024/10/25 15:30:36 来源: 字体:[ 超大 中型 标准 ]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遇瓶颈。首先,面临数字时代的挑战。新时代的文化生成与传播方式已发生改变,对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适应现代信息与文化传播方式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传统文化式微现象频发。其次,传播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缺乏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使得传承与创新显得滞后。再者,文化传承人的缺失亦是一大挑战。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文化选择,导致现代人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隔阂。同时,文化传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投入其中,以进行文化的学习、传播与保护工作。除了上述问题,新媒体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还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研究和探索其发展新路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传播方式,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播不仅要结合其自身独特性,还要适应现代化的信息化媒体传播方式,通过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来加快传播。首先,充分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社交媒体平台,以视频、图文的形式分享和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造强大的传播效应,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次,适当“包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在当下的传播还需适应年轻人的喜好,介绍传统习俗的产生和发展、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等内容,以新颖且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承载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有效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文化的传播力。最后,采用多媒体融合传播的方式。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长足的传播与发展,就需要将其与新媒体充分结合,即建立起多种媒体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方式,将图片、视频、文字、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融合在一起,共同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打造数字化文旅产业,扎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动态紧密相连,并互为影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推动数字文旅产业的兴起,已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3D模型、高清图片及全景视频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精准而全面的数字化记录,使公众能够便捷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发数字化文旅产品,在景区内设立数字博物馆与展览馆,并融合ARVR等先进技术,为游客呈现沉浸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以直观且生动的形式展示我国文化瑰宝。此外,我们还在景区内提供智能化的旅游服务,运用语音识别与人像识别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导览与精准服务,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现代化发展。

重视受众体验,利用新媒体技术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新媒体时代,可以更好地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本民族的文化品牌,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定向推送定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进行集中体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进行“打包”,集中呈现,但必须注意适度性原则,要重视受众体验,根据目标受众的喜好融入相关元素,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利用各类新媒体APP、国家网站、文化平台、研学网站等渠道,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扩散。这些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能够迅速将我们的文化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通过精心策划的线上活动、互动体验等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到文化品牌的传播中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效应。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话题讨论,开展“我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征文等活动,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