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瓷的创始人李学武出生在拥有13朝古都的牡丹花城洛阳,自小就与牡丹有着浓厚的情结,在军队练就了他坚忍的意志和魄力。
在1996年转业后,他开始经商,闲暇之余经常到一些瓷都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地观摩瓷器的制作工艺,李学武渐渐萌生了把牡丹和瓷器结合起来创作出含牡丹文化和瓷文化艺术品的想法。
从2007年开始,李学武开始大量观摩牡丹花资料,并请教了众多专家学者,仔细耐心的研究牡丹花各个品种的颜色和特点。
2008年4月,他开始遍访全国名窑,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等著名陶瓷基地都留下了他的足印。在拜访全国各地名瓷、名师后,才最终决定出最适合塑制牡丹花的工艺和材质。
在2009年,李学武开始聘名师,将牡丹花的形态和洛阳的高岭土相结合,用瓷器的烧制技术,开始实验烧制牡丹瓷,在经历上千次实验的失败后,在12月份他最终以白瓷为依托,开发出以洛阳牡丹为蓝本、纯手工制作、枝叶逼真的牡丹瓷。
2010年4月,首批牡丹瓷产品正式在洛阳牡丹花会上亮相登场,成为花会期间引人夺目的风景点,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李学武通知我们,在前期调查阶段,外出调查次数不下于千次。在一次调查中,李学武一个人驾车11天行进9000公里。2008年7月正是三伏天,为了撑持丈夫的事业,他的妻子拖着几个月的身孕毅然陪他到景德镇进行造访。李学武感慨的说,牡丹瓷可以研制成功来之不易,没有家人和兄弟的撑持,他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因为牡丹瓷是用制瓷烧窑技术来制作牡丹花的形状,因此李学武就把这一产品命名为“牡丹瓷”,也有许多人叫它洛阳牡丹瓷和李学武牡丹瓷。
洛阳牡丹瓷的诞生对于洛阳的牡丹文化传播及洛阳牡丹产业也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